顯示包含「古董錶」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古董錶」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12月18日

星座、奇緣 : 最終章

感想、分享及總結。。。

各位可能從上文的分享中已感受到我對此老星座充滿了主觀感情及偏好,但這感情不是盲目的。 是從我在資料搜習期間不經不覺地產生出來,當中更被她那惜日的光輝及歷史所感動。這也是尋找古董錶的一大樂趣。 要有充足的準備,才可找到極富收藏價值的珍品。另外,個人認為價格並不是唯一衡量古董錶品相好壞,罕有與否的準質。在三星期的尋覓過程中,單是同時期的星座八卦面也找到有全鋼,套金、18K黃金及玫瑰金等。 但價錢差距卻由三千元至高達數萬元不等,足令我如墮進五里迷霧裏,不知如何入手。 我更在其他的二手古董店找不到品相比她更好及機芯運行狀態比她更優越的同款星座。反而發現一大堆拼裝、機芯缺乏保養、零件磨損、翻寫面盤及品相不堪入目的偽古董錶。 經驗告訴我除了要找一間商譽良好的店舖,老闆要俱備相關豐富的古董鐘錶知識外,更重要是要樂於與客人分享討論。 因為購買古董錶跟新錶截然不同,像製造年份,選用機芯,運行狀況、歷史背景及腕錶特點等資料,不可能完全單靠店方提供。因為年代久遠關係,難免有所偏差及遺漏。所以老闆的好客及開放態度在撰購過程中也很重要,可以與客人互相砌磋討論一番。此舉不但可以令顧客對所選錶款更加深了解,還可對商戶的專業誠懇態度加倍信心。但可惜這類理想的店舖寥寥可數。


以下純粹是一些個人經歷跟大家分享:

- 我在廟街及鴨寮街尋寶的閱歷最為深刻。基本上,可找到原汁原味、百份百全部原裝古董錶的可能性極低。遇上原裝翻寫面的可算是好運氣了! 更不幸的是錶裏已換上了中國製的替代零件,越南製的彷製面盤、假錶殼等。 指針及龍頭更不要奢望是同年代和同型號的。 我曾經在鴨寮街親眼見過一隻勞力士 DateJust Ref. 1601 用的竟然是梅花 (TITONI) 機芯! 在廟街出售的勞力士初代 Explorer I是本地翻寫面,及舊款的勞力士 19mm 三間蠔式錶帶的帶身也可以由不同廠的三間錶節所組成。 所以個人強烈建議如沒有十足的把握及豐富的古董錶經驗,切勿輕舉妄動。

- 在尖沙咀一商場內的二手錶店,我驚覺一批圍數不少的中檔品牌古董錶,款色頗多而且品相甚佳。 但卻懷疑其偏低的售價與市場價不符而向老闆詳加追問。 方發現該批中檔品牌古董錶的面盤全部是經本地翻寫及改裝 (加鑽石及換本地製外錶圈及指針)。 老闆更謂此乃新興潮流。。。。

- 我曾在旺角彌敦道某二手鐘錶店詢問過一只18K玫瑰金八卦面星座,叫價數萬元而且老闆娘堅持要先付款後開背蓋撿驗機芯,其間在旁的店員更胡亂吹噓此錶的資料,為求盡快出售。

- 而在灣仔一間非常細小但頗出名的二手交易店,年輕的老闆竟不悄跟我這個初哥討論問題,並語帶譏諷地對我這門外漢說只要他用眼一看、及用手轉一轉龍頭,便可知道錶的真偽及機芯狀況,所以他對我要求開背蓋檢查機芯的要求認為是多此一舉。因他說從事腕錶交易數年,已甚有商譽。更謂甚至數十萬元的百達翡麗及愛彼 (Audemars Piguet)腕錶,他的客戶也只需稍看一看便即時付款。未曾有人堅持要求開背蓋檢查機芯的狀況。回想起,我心裏真感受到一點委屈。作為顧客的我,難道我不能要求多一些去保障我的銷費權益嗎?

- 也試過在筲箕灣電車路旁的一間古玩小店中碰上全鋼款八卦面,品相尚皆並且只索價四千餘元。但因店主的非專業態度 (開背蓋後直接用沾上汽油的抹布隨意試擦機芯表面的污垢) 而令我對此錶作罷。因為我覺得他沒有對此錶存在應有的尊重及愛惜。如此的行徑,此錶的機芯運行狀況可想而知。


類似上述的經歷,在我尋覓古董錶其間遇到的可謂多不勝數。因為我對選購古董腕錶也有一定的堅持。 除了整只腕錶一定要是原裝真品,無拼裝、無翻寫面、品相佳、機芯零件保養及運行良好外,也一定要達到可接受的精準度 (別見笑、堅持上測錶儀測試是我的要求,因為一測試便知龍與鳳)。皆因一隻只供收藏玩賞但不能準確報時的古董腕錶對我是沒有意義的! 在我的收藏裏,年紀最老邁的腕錶是一隻1954年歐米茄海馬 (Seamaster)。此錶配用 Caliber 354撞搥機芯,平均每日誤差為正6秒,足夠成為我日常的替換腕錶。

“可遇而不可求” 這句話是眾多古董店老闆跟我的常用語,也引証在這一年多來我在尋找古董腕錶路途上的經歷。 當中牽涉的知識範籌及壓力比購買新錶時來得更大。 因你可能在某一天,某一地方遇上了夢魅以求的古董錶。 那時你便要傾刻間用盡你所有能力去分辨出此錶的真偽及價值,更需要有足夠的財力儲備及勇氣在極短的時間內作出購買決定。我在六月衝動情緒下購買的 IWC Mark XII,因十二月十三日在倫敦蘇富比 (Sotheby’s) 拍買會上創出新高價的關係,連帶香港的市場價也一下子升了六千多港元! 亦在今年初分別遇上勞力士的 Ref. 16014 黑面及 Ref. 1601 罕有藍面,卻未能把握機會,在短短數日後已被賞識她們的佰樂靜悄悄地從錶櫃中帶走了。。。。

謝謝緣份的安排,在今年把我和老星座併在一起,讓我有幸可親身感受到歐米茄在二十世紀的經典傑作!


[- 全文完 -]

2008年12月17日

星座、奇緣 : 第六章

像那銀河星星,讓我默默愛過。。。。

把星座帶回家後第二日,便因工作關係要往美加一趟。 最初我只打算帶兩隻錶隨行: Casio G-Shock GW-5600BCJ-1JF 電波錶 及 勞力士DateJust Ref. 16233,便已足夠我在外地日常及工作所需。 但起程當日伴在我手腕上的卻是老星座,G-Shock 和 DateJust 只安放在隨身行李裏。 始終處於新婚蜜月期,不捨離她而去呢!

在十三小時的航程裏,除了吃、喝,睡及看了三套電影外,大部份的時間都在打量著我的”新”娘子。 在前文提及,這18K曲耳錶殼扁平而輕薄,加上後配的現代原廠薄身真皮錶帶,戴在手上十分貼服舒適,感覺輕如無物。 但當用手持著整隻錶身,更產生一種沉重而厚實的質感、充滿生命力的齒輪轉動感覺直奔上我的大腦中樞神經。面盤上的十一條黑瑪瑙一絲不苟的鑲在K金底座上形成強烈的對比。整隻星座正不斷散發著一股六十年代古典優雅的氣息及迷人魅力,個人認為是當代錶款所欠缺的。歐米茄近年也不斷復刻一些五六十年代經典款式 (如 Museum復刻版) ,另外廠方也彷效舊款星座八卦面的設計,套用在新的同軸擒縱系統的錶款上。可能廠方對此也有同感吧!

而我最喜愛此星座之處,在於此錶出產於六零年 (機芯編號為 17,xxx,xxx),面盤上的十字 “子午”線仍清晰可見,此為最早期星座八卦面特徵之一。 直望面盤活像是整過銀河系的中心,瑪瑙刻度變為各大小恆星,而十字子午線則是宇宙間的萬誘引力,推動”指針”規律地運轉,個人覺得星座可能因此而命名。廠方後期因製作需時及成本關係,子午線消失於六十年代中後期的星座中。 現今古董市場更充斥著為數不少的 “後加子午線”翻面製品,以致令錶本身的價值大打折扣。
還有一點不能不提,就是這支星座面盤有一顆立體的金色星星! 現在我還不能確定這顆星星在當年代表的意義為何?只知道自四十年代起,有部分歐米茄錶款的面盤會配上一顆星星。早期只是用印刷技術把星型圖案印在面盤上,也會在某一些特定錶款印有紅色的星星。在1952年星座款式推出前,也有部分自動大三針錶款印有星星而無 Constellation 的字樣。當然,由1952年至今所有星座天文台錶,都把星星列為面盤的標準配備了!

在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內,我和老星座已踏足芝加哥,溫哥華及滿地可等城市,活在氣溫差由攝氏二十九至零下五度的環境當中。但其 561 機芯的精準度在每天正常使用下,包括室內及短暫戶外活動仍可維持每日約正3秒的誤差,証明星座當年足可與勞力士的鋼皇 Ref. 1601匹敵,也令我喜出望外,畢竟此乃四十多年的老錶呀! 再者,老星座也成為我在加國和客戶簽署合同的見証者,帶給我工作上的慰藉及好運。

當然,她不是完美的。 如要批評此老星座的缺點就包括裝配的561機芯没有快速日曆調節 (Quick-change),停秒 (Hack-second) 及日曆瞬跳功能。 錶殼較細少的直徑 (35.5mm) 跟不上今天大錶徑的潮流。 星座外殼的防水性絕不及勞力士著名的蠔式殼 (Oyster Case)。 個人更認為勞力士的蠔式殼對錶內機芯及面盤的保護,在當年是其它錶廠望塵莫及的! 另外,習慣了勞力士蠔式錶的用家或許會不喜歡此老星座的輕巧貼服感覺,稍微缺乏安全感。 再者,18K金外殼比起不銹鋼在配帶時也特別需要小心保護。


[待續。。。。。]

2008年12月16日

星座、奇緣 : 第五章

努力不懈、急起直追 : 1968年的勞力士 AirKing (Ref. 5520)





歐米茄星座天文台錶,一個在錶壇中響亮的名字。。。

1952年歐米茄在全球推出星座 (Constellation) 天文台錶款。但美國市場卻要推遲到1954年才由代理商以 "Globemaster " 為名推出市場。 由於當時洛克希德公司 (Lockheed) 在1940年代開始生產以 Constellation 命名的各式商用載客飛機,並且擁有 "Constellation" 注冊商標權。 因此,歐米茄在美國本土不能合法地使用 Constellation 這個產品名稱。 後來,歐米茄買下並取得在美國市場使用Constellation字樣的合法商標權,但 Globemaster 當時並未因此馬上停產,而是在市面上與 Constellation兩種產品並存銷售了一段時間。隨後在 1956至1960年間 Globemaster 逐漸淡出市場。這也是歐米茄星座的一段特殊歷史。

歐米茄早期的半迴轉式自動上鍊撞搥機芯(Bumper Winding System) 始創於1942年, 並在1948年開始用於海馬系列上 (Caliber 352, 354)。 在四年後 (1952年) 亦開始裝配於天文台級別的星座錶款中。 在四十至五十年代大部份歐米茄製造的自動錶款,多屬於撞搥機芯系統。

在五十年代中期,星座開始從撞陀機芯提升至使用全迴轉式的500系列自動機芯。機芯石數亦由17石的354撞陀, 提昇至19石的501自動機芯。直到五十年代末,24石的504 與505機芯登場,之後便開始步進六十年代的成熟階段。

六十年代是歐米茄星座最煇煌的時期,主要搭載以551為基礎的三款24石主力天文台機芯: 551 (無日期), 561(日期、無快調),及564 (日期、拉跳式快調)。 這是歐米茄機芯技術發展最成熟,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優質自動天文台機芯,更讓星座正式進入 "24石天文台機芯" 的時代,亦自此與海馬搭載的機芯 (17石) 有明顯的區隔。 及後為了提昇防水能力,此時也已全面改用旋入式底蓋。 這三顆機芯跨越整個六十年代,對當時歐米茄廠面對其它市場上對手的競爭,作出極大的貢獻及成為贏取用家一致好評的自動機芯。


歐米茄561自動機芯資料:

生產年代: 1958-1967
機芯總設計師:Marc Colomb
總生產數量: 100萬
機芯直徑27.9 mm
機芯厚度5.55 mm
石數: 24石
機芯擺幅頻率: 19,800 A/h
動力儲存: 48小時
獲取 C.O.S.C. (Contrôle Officiel Suisse des Chronomètres) Chronometer
天文台認証註: Chronometer级别機芯大多裝配於星座系列

561自動機芯的鍍層是歐米茄五六十年代的代表性颜色:玫瑰金,與機芯連接的擺陀極靈活又耐用,加上可以微調快慢的鵝頸裝置,把整個機芯的美感和使用性,都發揮得淋漓盡致。與同時代的勞力士 1500系列機芯相比,機械結構、用料、及工藝絕對不遑多讓。從二手市場角度而論,用非拼裝零件而保存完好的561自動機芯現時極為難求。

六、七十年代生產的古董歐米茄星座吸引之處在於其色彩豐富及多樣變化的面盤設計。 如傳統圓殼,鮑魚殼、大圓殼、方型殼、酒桶殼、牛角耳,曲耳,薄型,厚型,隱藏式錶冠,八卦面、十字子午線、蒼蠅字等,淋瑯滿目,令人目不霞昅。 當中又以 “曲耳八卦面” 為歐米茄老星座的經典款式。 至于面盤,又以K金面鑲黑瑪瑙刻度款色最為人所津津樂道。如果用放大鏡細看,會驚覺K金座與黑瑪瑙間鑲工之細緻。有很多老星座迷都知道,凡配備18K金面盤的星座,必定配以18K製金殼,再加配18K金指針,而且多數搭配八角形厚包金的龍頭。六十年代的曲耳,皆為有稜有角的多邊形,與五十年代的圓弧曲耳有明顯的差異。因為此時期的產品確實因為防水性能較佳,所以品相保存遠較五十年代的好。在早年的華人市場裏,「八卦面」一直是星座系列中最受歡迎的款式。

五十年代以後的歐米茄在膠鏡面中央内刻有Ω標記。 現代雖然也有仿製的,但不難區別古董膠鏡面的Ω標記有下列特徵:

1. 筆劃流暢勻稱、粗幼一致
2. 絕大多數為高身细腰形,即高度大過寬度
3. Ω標記的兩脚不會翹起,是平整的


夕陽無限好、只是。。。

世事無常,禍不單行的事情卻不斷發生在六十年代後期。日本石英錶對瑞士製錶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冲擊。 先遇上天文台腕錶市場的失利,再加上後期564機芯 (取代561的升級版) 的質素下滑,生產成本的問題和用家對機械腕錶每況日下的品質感到失望等,更加速了歐米茄轉向石英錶的研究發展。 相反勞力士當年仍能堅持自己製錶的理念。。。品質至上,並繼續按照嚴緊的製作流程生產自家的機芯。與此同時也開始把製作面盤、錶帶等非核心工序轉向勞工成本低廉的香港及台灣等亞洲國家。由於勞力士的機芯和整體的製錶水平依然能長期保持著高質素,使這個品牌從始在世人心中樹立完美的形象。


另外有一些資料可供參考:

- 1956年送往瑞士官方精密計數器檢測中心C.O.S.C. (Contrôle Officiel Suisse des Chronomètres) 認證的歐米茄腕錶數量開始超越勞力士。在此之前這個第一的銜頭一直被勞力士所壟斷

- 於1960全年由瑞士官方精密計數器檢測中心發出的天文台証書總共有107,541份,其中歐米茄佔49%,勞力士為34%,餘下17%為其它錶廠製品

- 1963年開始,歐米茄每年得到C.O.S.C. 認証的天文台腕錶已超過100,000隻,而為歐米茄立下此血汗功勞的正是5系機芯


[待續。。。。。]

2008年12月15日

星座、奇緣 : 第四章


同是六十年代的旗艦級錶款 : 1962年浪琴征服者 (Longines Conquest),配用浪琴自家研製Caliber 19ASD 雙向自動上鍊機芯,是浪琴早期高質素錶款的代表,也是浪琴最暢銷的經典作品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一個我自己也會問的問題: 究竟用一個全新勞力士腕錶的價錢,去買一隻超過四十年的舊錶,是否一個明智的決定? 照常理,一隻全新勞力士錶如在正常的情況下合理地使用,要連續運行四十年是可行的。但一隻已使用了超過四十年的歐米茄錶,在已沒有廠方供應已停產機芯零件的大前題下,可否在未來十年間如常運行而不需擔心維修問題已是一大疑問,更莫說她再可有多少年的壽命呢! 但我覺得這次決定是對的,因為我所購買的不單是一隻腕錶,她是歐米茄廠在六十年代一度在製錶功藝上超越勞力士的經典名作,也是歐米茄廠在鐘錶世界裏的一個里程碑。



當你見到天上星星,可會想起我。。。。

在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期間,歐米茄的星座腕錶系列可算是錶壇最炙手可熱的錶款之一,當中尤以六十年代為星座最輝煌的時期。在1965年歐米茄在腕錶產量上曾以 140,139,對比勞力士的78,392而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腕錶產量上的優勢直至七十年代才被勞力士扭轉過來。其間天文台腕錶競賽也進入到白熱化的階段,参與角逐的廠商主要有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 浪琴 (Longines)、勞力士 (Rolex)、歐米茄 (Omega) 及 先力 (Zenith) 等,全部均採用自家設計及生產的機芯 (In-house Movement) 作號召。 而歐米茄則以星座作為參戰天文台腕錶競賽的主將。

歐米茄錶廠由四十年代的撞陀機芯,一直至七十年代後期 (往後進入石英機芯年代) 總共開發出超過十多種機械錶芯版本,分別配搭於不同年代及不同系列的海馬 (Seamaster),星座 (Constellation) ,碟飛 (De Ville) 等腕錶上。


[待續。。。。。]

2008年12月14日

星座、奇緣 : 第三章


至零六年九月初,我再到訪此相熟古董店跟老闆閒聊,順道看他有否引入 “新貨”。 一年後,此星座仍乏人問津,當時我便打趣跟老闆說皆因價錢訂得太高了吧? 誰不知他說太多人對此星座有興趣,尤其是行家,但價錢總談不攏。原因此星座乃是百份百原裝無翻寫面兼由一手錶主出讓,錶身曲耳線條完全見耳骨,絕沒有經過後天打磨,機芯運行良好而且零件完全沒有氧化,甚至膠鏡面也是六十年代原廠沿用至今,中心位置仍刻有歐米茄的 Ω 標誌。如此原汁原味兼完美狀態的古董錶十分難求,更看出前錶主是一位十分愛錶之人,收藏此星座的時間多於配戴,所以四十多年後品相依然如新,實屬難能可貴。因此訂價也非常合理,更謂此等品相完美的古董錶賣出了就未必可以再遇上。

“賣花當然讚花香” 乃一般行銷的技倆,所以我對老闆所說的話沒太在意。反而當我專注把玩此星座時,雖是18K金殼,但感覺到她的重量比想像中輕。錶殼跟勞力士的蠔式殼相比扁平而幼薄,底蓋的天文台圖案非常清楚,是兩種完全截然不同的風格路線。若比喻勞力士的蠔式殼為身材健碩的運動健將,那星座的曲耳金殼就好比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風流材子,古雅雋永的感覺由然而生。打開背蓋,映入眼簾的561編號機芯裏的擺陀正活潑地轉動著,其餘大小不一的齒輪也因而互相擁靠著運轉,甚是好看! 整個機芯也散發著玫瑰金色的耀眼光澤,根本不像一個已年逾四十的古董機芯。 在不知不覺間,我已被此老星座的魅力深深地吸引著。 當離開店舖時我仍未能決定是否應帶此老星座回家,因為價錢確實超出我的預算範圍,況且我完全對此歐米茄星座系列的錶款缺乏認知,不想因一時衝動而成為”冤大頭”,所以當晚回家立即使出我的看家本領。。。資料搜集及分析,然後再行定論。

尋找過去的故事。。。

當今互聯網的譜及,有利於跨地域的資信交流,更可翻查以往的歷史資料,包括古董鐘錶。 我總共用了三星期的時間,包括到全港九的古董及二手錶店考察,兼再一次返回該店舖核實機芯號碼及面盤資料。其間,更不斷地發掘了許多由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歐米茄腕錶的許多資枓及故事。 我更有幸地獲得一位在國內對研究古董歐米茄腕錶享負盛名的前輩提供對五系機芯的技術分析及評價。 而另一位身在澳洲的收藏家對分辨星座八卦面盤真偽及併裝錶的建議使我獲益良多,更加鞏固了我購買此老星座的決定。此外,我更發現此錶在六十年代只是售港幣九百八十元。 但別忘記當年叱吒一時的總華探長呂樂先生月薪也只不過是一百五十元呢! (當然不計其它收入) 所以此款星座腕錶當期時也屬於一群非富則貴人氏的奢侈玩意。

最後在我軟硬兼施的討價還價下,老闆終肯開出照價減五百大元的 ”優厚” 條件讓我帶走這隻年逾四十的歐米茄星座腕錶,也成為我在九月的一份生日禮物。


[待續。。。。。]

2008年12月13日

星座、奇緣 : 第二章

香港政府有一句禁毒的標語: “你玩藥、藥玩你”,活像描繪我在這數年間的寫照。 從不斷增多的收藏量,每一次也再三叮囑自己,目標已達,收手吧! 甚至在 2004 年已完成自己許下的諾言 : 在七月一日 (香港回歸記念日) 得到了勞力士地通拿 (Ref. 116523)。 但之後也千方百計找出再買錶的理由,再定出下一個目標。 真不知道是我玩錶,還是錶玩我?! 甚至乎當買新錶已不能再滿足我的慾望時,在一次偶然間我涉足了古董腕錶的世界,令我更加泥足深陷!

自去年開始擁有第一隻五十年代古董勞力士 SpeedKing 腕錶後,從此我便迷上了這些可遇不可求的古董腕錶,一隻又一隻進駐入我的收藏寶庫裏。 因為每一隻古董錶都背負了當年錶廠給她的使命,身體裏裝配了當年廠方最先進的機芯。 至於用料及打磨方面,一些錶廠更為了贏取市場佔有率而在製作上不惜功本,可謂勘稱珍品。 而尋找古董腕錶除了講求緣份外,最重要的是需要去認識她本身的歷史價值,保証足可令你再三回味。

在那時,主角歐米茄星座已靜靜地躺在古董店的錶櫃裏。但當時因我只鍾情於勞力士,對其他的品牌沒太大信心及興趣 (對古董錶而言)。況且當時我就此星座也鬧了一個笑話。。。。在價錢牌上看少了一個”零”而被老闆譏笑了一分鐘!! 但當時我心想就算是金錶也不用那麼昂貴吧? 況且是舊錶、又是歐米茄品牌,此價錢足夠買一隻全新的勞力士了! 所以沒有將此星座放上心。

[待續。。。。。]

2008年12月12日

星座、奇緣 : 第一章

前言。。。。

回想起在2000年在潮流雜誌”便利”不斷吹捧新款勞力士地通拿 (Daytona)的情況下,我開始對名牌機械腕錶產生興趣,還在旺角女人街以八百元購入我人生的第一隻自動錶: “翻版地通拿”。可憐的我在那時跟本不懂得真錶與假錶的區別,還自我陶醉於面盤上印有“R-O-L-E-X”的英文字好一段時間。 終於、在同年朋友的婚宴裏雁品遇上了真品,真假的分別立杆見影! 那時我的羞恥尷尬心情到現在還記憶尤新。 自此以後,我發誓永不再用假貨並且為達成心原買一隻真地通拿而努力工作。 在翌年的聖誕我已踏出第一步,跨進品牌機械腕錶的門檻。。。。

回顧2006年,香港股市大升,經濟好轉,失業率創新低,市道興旺,但我卻半點兒也受惠不到。 沒有投資金融股市的我,只靠在辛勤工作後,賺取微薄的工資購買自己心儀的腕錶。論到收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觀偏好。因個人財力所限,購買不起動輒數十萬元的名錶,也非錶商的 V.I.P. 而可以用優惠價選購一些特別型號。 所以我收藏的都是一些常見的普通錶款,沒什麼特色可言。

我在腕錶選購過程中,會根據數項準則而作決定 : 購買原因,外觀,品牌,價錢,功能,機芯準確度,可靠性及用家意見等。首先我會定一個價位 (例如一萬元以下),然後依照各項準則在這價位內搜尋我最喜歡的錶款。 當中又會以外觀為先決條件,如手錶的外觀不能吸引我,免費送的我也沒興趣。 通常我會在一些特別日子如生日、聖誕節,或記念一些特別事項如畢業、升職等才會買錶。 以往亦曾在此和各位分享數個“一見鐘情”的個別例子,如貴朵 (Credor) Phoenix 計時碼錶,勞力士 (Rolex) DateJust Turn-O-Graph Ref. 116264及卡西歐 (Casio) G-Shock Mi:III 日版電波錶等,盡管其中有一些錶款在香港沒有正式的代理,我也會想盡法子去擁有她們。 所以我對所擁有的藏錶都有一種特別的感情及偏愛,絕不會輕易把她們轉售。

這一年,我總共買了十二隻腕錶及一隻陀錶。當中有全新的,也有古董。每一隻背後都有一段故事。而我則選擇了一隻有四十六年歷史的 1960’s Vintage Omega Constellation Pie-pan 18K Gold Watch (一九六零年歐米茄星座八卦面18K金錶) 作為此文章的主角跟大家分享。

[待續。。。。。。]

2008年11月26日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 [續] Wakmann Tri-Date Chronograph (ca. 1960)




有時想,現今的鐘錶技術是否停滯不前,甚至退步?

為何一隻接近五十年的老錶,計時的機械結構表現對比現代的同軸擒縱裝置 (Co-Axial Escapement) 毫不遜色! 按下計時按鈕的感覺直接,紅色計時針運行流暢,歸零時的反應鏗鏘有力。 再加上每日替她上鏈時所感受到彈簧回捲的順滑感覺,難怪歷史上勞力士也曾採用 Valjoux 72 手動上鏈機心在 Daytona 型號上,更成為一代經典。

雖然她不是 Daytona Paul Newman,但同樣精采,亦是我的至愛。

2008年11月25日

秋風起、戴真皮 : Wakmann Tri-Date Chronograph (ca. 1960)

微涼的秋,換上皮帶; 肌膚頓時接觸到溫暖貼服的感覺,暖在心頭。

雖已接近五十年錶齡,Valjoux 730 機芯仍光潔如新,運行準確,日誤差約 -5/秒。 手上鏈的感覺除了順滑流暢外,更增添人錶之間的溝通,為她每天注入動力及感情。

順帶一題,此繡有紅線的真皮錶帶除加添整體的剛強味道外,更與紅色的計時碼針互相呼應。 但重要的是價錢實惠,只需二十五元矣; 但其質量足可媲美上千元的瑞士原廠帶!

花得起錢消費,不等於懂得花錢消費。。。

2008年11月16日

Day-Date Ref. 1803 WG (白金)


我喜歡黃金 (Yellow Gold) 散發出光芒耀眼的貴氣,但尚未接受到白金 (White Gold) 的內斂。 如定要選擇,我會選鉑金 (Platinum),因為稀有,並且珍貴。

2008年11月13日

Tudor (帝舵) Oysterdate Chronograph Ref. 79170

其中一款喜愛的舊裝帝舵計時碼錶。

2008年11月12日

[用家心得分享] : 勞力士 Day-Date Ref. 1803 (完結篇)





18K金錶帶

1803以配原廠總統帶最為有收藏價值,勞力士亦生產過珠帶加背仚、鍋訂帶加背仚及織帶。 但手腕細的人就不太合適總統帶,因為不能拆帶格調整。



買1803 配總統帶有三點要留意:

1. 18K總統帶原裝24格 (不計耳格),如果太重或太輕則要小心 : YG 約1兩6錢3; WG約1兩8錢6; RG約1兩6錢8; Platinum約2兩零3錢

2. 火試 : 除下金帶試火是否有雜質。 原裝K金錶帶試完火後,帶身好閃、並且無燻黑痕跡。 港帶 (俗稱土炮) 燒完後帶身程現啞色,甚至有燻黑痕跡。 因勞力士原廠在打金過程中,其專用黃金原料與其它金屬夾得很好,色澤亮麗無暇。 反觀港帶所用的本地金料混有雜質,導致試火時程現有燻黑現象,質量頓時立桿見影。

3. 總統帶身刻有記號、日期、女皇頭等印記 (hallmarks),並且耳仔亦刻有號碼,手功細緻。 請注意,一些港帶耳仔並無刻有號碼。



溫馨提示

當遇上1803配原裝K金帶時,如情況許可,建議一起購入,不要單購錶頭。 因 Rolex Service Center (RSC) 已沒有舊裝帶配售。 即使願意選配一條當代的原廠K金帶,價錢可能比你單錶頭的價格還昂貴,所以無謂浪費金錢!

原裝帶除有瑞士原廠製造外,也有勞力士受權分別於日本及阿根廷廠製,也可上行受保。 而港製土炮帶則可免則免!

另外,勞力士其中一種攝人的魔力,是全身上下每一樣東西都值錢,全部皆能拆開散賣。 聽聞有人把一隻原裝1803金帶送往坊間店鋪抹油保養,取回錶時不以為意; 及後才發現原裝的金閂已被人換成數塊錢的鋼閂!! 雖知道1803的原裝金閂在 RSC 選配也索價數百圓。 所以懇請各位小心!



後話。。。。

花了三個月,小弟才得以集結以上初步的資料; 終也尋覓了一隻品相不錯的 18K 黃金 1803連原裝帶。 緣份之說固然可以省略,但向眾師兄們道謝是必需的! 當天我在 Starbucks 咖啡店 裏,我戴上從師兄手中接來的 1803 時,那種激動及喜悅是毫無保留地從心底裏發出的,也懶理鄰坐小姐們的奇異眼光。

約二年前,當我尚在猶豫選擇古董 18K 黃金歐米茄星座 還是 IWC Pilot Chronograph Ref. 3706 時,劉祖江大師對我說了一句話 : [挑! 傻仔,梗係買金錶啦!] 。。。。。。自始、我對金錶開始有了另一番體會。 除了真心喜歡外,還開始認識到什麼是真實的內在價值 (Intrinsic Value)。

簡單說,您會覺得鋼錶應該比金錶貴嗎?

至此,您看到了 1803 的價值了嗎?



[ - 全文完 - ]

註: 劉祖江大師是兩位香港鐘錶師父中,能親手製造陀飛輪腕錶的其中一位,另一位是矯大羽大師。

2008年11月8日

[用家心得分享] : 勞力士 Day-Date Ref. 1803 (第四章)




如欲購買 1803 要注意三項外觀及三項內觀要訣

三項外觀注意:
1. 四支腳有沒有厚肥如新,角度有沒有走樣 (八字腳)。 買1803配皮帶時可請賣主卸下皮帶,並留意錶耳內裝置針孔洞 (springbar) 的位置是否在中央,如此可看出其拋整程度。
2. 底蓋開蓋的螺絲紋有沒有清淅明顯,有沒有受傷 (滑牙); 因很多老勞都因為不當的開蓋,底蓋的螺絲紋磨蝕,導致根本無法再鎖緊!
3. 面盤是不是原裝面,面盤表面有沒有氧化。 並注意面盤應用上同年代 (c. 1960~1980) 的 “T swiss T” 字,並非近代生產的替換面 “T swiss made T” 字

三項內觀注意:
開蓋驗機芯,看有沒有潔亮如新、無生銹。嘗試用手上鏈,看機芯反應暢順與否,有沒有撞瓦或滑瓦。前三後三調整星期、日期是否順暢。 星期盤字體居中可以證明機芯狀況不錯。
表殼與底蓋印記 (18K字、女皇頭及天秤等) 清淅與否。 如背後錶耳沒有 18K 字,請即敬而遠之!!
表頭型號與流水號完整與否。 請注意金帶改皮帶的 1803會在錶殼背面6、12點方向留下錶耳懸扣痕跡 。

Hallmark 印記及流水號對照流水號
1 Million : 女皇頭印記流水號
2 ~ 3 Million : 女皇頭及18K 字流水號
4 ~ 5 Million : 女皇頭、18K 字、及天秤共三個印記

1803 如何調整日期及星期
1. 左手拿起錶頭
2. 右手旋開龍頭
3. 輕輕將龍頭拉出
4. 順時針轉動
5. 將星期先調出 (例: Sunday)
6. 此時繼續順時針轉動讓時針經過三點半
7. 再逆時針轉動讓時針回轉至八點半,此過程中Sunday會回轉到Saturday
8. 再順時針方向轉回,時針經過星期窗時Saturday會跳回Sunday,同時日期會往前跳一天
9. 如此前三後三就可調出正確的日期
10. 如果日期差太遠,就一直順時鍾玩吧! 等跳到接近時,再轉回前三後三的方向!
11. 如果實在搞不懂做什麼。。。。。算吧啦、師兄! 索性買18238唔使煩!!!

.......................................... [待續]

2008年11月7日

[用家心得分享] : 勞力士 Day-Date Ref. 1803 (第三章)


皇者風範、1803 的魅力

一位資深的前輩曾經說過,喜歡古董勞力士的人,一定要認識1803! 因為1803 本身除了自身的價值外 (錶殼、錶閂、龍頭、底蓋等全用 18K 金打造),也是一隻不受年代及外圍因素影響其價值的錶款。 1803另一特徵是其面盆變化頗多,也是收藏的重點。

Ref. 1803裝載Cal. 1555的機芯,是勞力士當時最昂貴的款式 (以無附加寶石的款式來比較),因全採用18K金錶殼,所以價格相對的比較高,雖然有日期與星期顯示,但並非連動設計,所以日期及星期不能快調。 Cal. 1555每小時振頻為18,000vph,之後再推出 Cal. 1556,每小時振頻提高到19,800vph,25石,有補償螺絲擺輪,推出後獲得一致好評; 準確性高、耐用、防水、避震效果佳,使用者皆讚不絕口。 常有人一戴就是10年、20年沒有修理過,再加上其優異的結構設計,為她贏得如雷的掌聲,一直到現在,都深受用家好評。

1803的星期功能調整比較不便,前三後三的調整辦法正好是日曆調整的禁區,夜間9點後至淩晨3點期間系日曆輪系走動的時間,該時段調整日曆會對輪系,尤其是鋁制日曆盤造成傷害。 而前三後三的調整點往往在此段時間內。偶而為之問題不大,但不建議經常做此項操作。 比較好的辦法是先做星期調整,然後將指針撥離該時間段再做日曆調整。

追求經典與保值的收藏家會選 1803,喜歡新款的人會選18238; 而18038剛好夾在中間。 因18038 的易手價比1803 貴約一萬多,但星期還是未能快速調整; 並且其面盤設計又沒有1803那種得天獨厚的古典美,所以鐘錶收藏家都對此型號不太熱衷。

另外,18038的機芯非常挑面盤。 只要面盤有一點不對位或鎖的小鐵片有一點變型,就會造成星期、日期跳不順。 原因就出於Cal. 3055機芯本身結構的問題,跳日輪上壓著日期盤,然後就是星期盤再壓在上面,接著就壓著一個軟銅片。 而那個軟銅片會有很多的變數讓它卡著面盤下的小圓洞而轉不順,接著星期及日期就跳不順了! 解決方法有時是要磿薄那個小銅片,或是要多加一片才能 “暫時” 解決跳星期日期的問題。 反觀1803的Cal. 1555/6或是18238的Cal. 3155卻無此問題。

1803 所配用的 Cal. 155x機芯,紀錄了一百萬至五百萬的生產流水號,產量可謂不少。 當中佔大部分為黃金 (1803-8 YG)、其次為白金 (1803-9 WG)、玫瑰金最少 (1803-5 RG); 傳聞中亦包括有約六隻不銹鋼的試製品。

以升值角度來說,1803算是近十年來價格漲最少的經典勞力士表款。 試想想在今天物價飛漲的年代,一隻全18K 黃金配皮帶的古董勞力士頂級型號,只需三萬多港幣,哪裏找!?

所以,1803可能是未來升值潛力最高的古董勞力士表款之一,因為品相好的已越來越少 (尤以配完裝金帶為佳),擁有者亦都不輕易出讓。如果硬要挑出缺點,可能就是數十年不變的外型,似乎少了點創意和新鮮感。

.......................................... [待續]

2008年11月6日

[用家心得分享] : 勞力士 Day-Date Ref. 1803 (第二章)


雍容華貴的Day-date

我最早認識的勞力士型號就是Day-Date,皆因她是眾系列中最昂貴的一種款色,亦是有錢人或暴發戶炫耀身份的象徵。 我總覺得在有生之年,是一定要親身體會這頂級勞力士系列帶來的獨有尊貴及優越感 (直接可稱為貪慕虛榮!!)。


Day-Date 特點如下

1. 唯一有星期顯示的款式,因當年勞力士認為星期顯示是個複雜功能,所以將此例為 Day-Date的專屬裝置

2. 唯一用上總統 (President) 錶帶的勞力士錶款

3. 始於五十年代,唯一在全系列中全部用上貴金屬打造的錶款 (包括黃金、白金、玫瑰金及鉑金)


初期 Rolex Day-Date 生產型號
6510 - 1956 Basel version, cal 1055.
6511 - first example, available one year, caliber 1055
6611 - first chronometer 1055 type, micro-stella adjustment
6613 - diamond bezel 6611
6612 - smooth bezel 6611 (these are all 1957-1959 vintage)
1803 - 18k yellow gold, caliber 1555 or 1556, 26 jewels, 1958 to 1976, plastic crystal, non quickset.
1802 – white gold, cal 1555 or 1556, 26 jewels, 1958-1979, plastic crystal, non-quickset
1804 - diamond bezel type, caliber 1556 from 1965 on.
1807 - bark dial reference caliber 1555 or 1556 type
1811 - linen dial reference caliber 1555 or 1556 type
18026 - Platinum smooth bezel caliber 3055 quickset 1977-1988 sapphire crystal
18028 - 18k YG smooth bezel caliber 3055 quickset 1977-1988 (sapphire)
18038 – 18k classic quickset version caliber 3055 (sapphire)
18039 - WG Bezel version, caliber 3055 (sapphire)
18046 – Platinum, diamond bezel, caliber 3055 (sapphire)
18048 – 18k diamond bezel, caliber 3055 (sapphire)
18049 - WG diamond bezel, caliber 3055 (sapphire)
18078 – 18k bark finish quickset variant, caliber 3055 (sapphire)
18079 – WG bark reference caliber 3055 (sapphire)


.......................................... [待續]

[用家心得分享] : 勞力士 Day-Date Ref. 1803 (第一章)

前言

小弟在尋覓勞力士黃金 1803 期間,承蒙各前輩及師兄們的鼎力協助,終能得以完夢。 現小弟嘗試整理其間所收集的資料及集結各前輩的指引,成為初步的綜合參考資料,以供同好分享。 當中如有錯漏或不足,懇請前輩們加以紏正及指導。


歷史背景

1958年,繼 Ref. 6511 (c. 1956) 後,勞力士推出日誌型的第三代演進型號: 1803蠔式型錶款,裝載Cal. 1555機芯,具有星期及日期顯示(Day-Date),為當時的製錶界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考方向,因為在當時即便其它高級品牌如百達翡麗、愛彼等,都尚未有這樣的錶款推出,也是同年代唯一可顯示全英文星期字顆的錶款,足見勞力士這款錶的重要性。1803 維持了約 17 年的生產時間,往後被 Ref. 180xx 型號於 1977 年所取代。 盡管如此,現今的日誌型亦繼承了始於1803 所獨有的高貴典雅,而又具非凡霸氣的 “總統” 形象,一直延續至今天。

.......................................... [待續]

2008年11月3日

勞力士 Cal. 15xx 系列機芯微調秘技

在此與各位分享舊裝勞力士 Cal. 15xx 系列機芯的微調秘技。 如跟據此方法,可令您裝配有 Cal. 15xx 系列機芯的舊裝勞力士腕錶在不需開底蓋及用工具的情況下調較機芯的秒差。

方法如下:
增加秒差(+) : 腕錶平放、面盤向上
減少秒差(-) : 垂直平放、霸的(龍頭)向下
減少更多秒差(-) : 垂直平放、霸的(龍頭)向上


經歷八個多月試驗,我已證實此機芯微調方法的真確性,在我其中一枚裝配有 Cal. 1570 機芯的舊裝勞力士腕錶在嘗試此微調秘技的秒差結果是 +1.5秒/日,真可謂神奇!

此秘技並不適用於 Cal. 30xx 及一些較新款的手上鏈機芯,但您也可以一試; 反正不會對腕錶造成傷害。

2008年11月1日

勞力士 Ref. 1680 Red Submariner (單紅)

完美的面盤、 完美的夜光點、完美的古董勞力士單紅 Submariner!

2008年10月29日

古董歐米茄星座。。。。的純銀錶盒







[圖片來源] : 互聯網

偶然溜覽國內的鐘錶網站,發現國內的收藏家刊登上述的照片。 我留意的不是相中的牛角耳十八K金星座,而是其背後的原裝純銀錶盒!

其實這純銀錶盒並不是用於星座 (Constellations) 錶款,而是專為一款叫 Centenary 的型號打造。 Centenary 是在 1948年歐米茄錶廠成立一百週年而特別生產的紀念錶款,而星座錶款則於1952年誕生。

說回此錶盒,吸引我的不單是其古典美,還有那用純銀 (Sterling 925) 帶出來的那份壅容華貴的氣質,令我一見傾心。 真想不到那時代的奢侈品是那麼講究氣派,真將現代的所謂高級精品比下去! 我那用六位數字購買的勞力士所附送的木製錶盒,也不及此古董錶盒的一半優雅。

看畢此貼,心中產生一種衝動為我那星座腕錶找一個五星級的家。 好! 立即坐言起行。

如各位有此款純銀錶盒可割愛,又或知道那裏有售,請用電郵通知小弟,謝謝!